夏季旅行必备的物品有哪些?

旅游攻略 作者:欧彩旅游网08-10 22:54

一、夏季旅行必备的物品有哪些?

背包:一大,一小。大背包用来放置备用的、住宿用的物品及纪念品。小背包放置贵重物品和常用物品。行走时大包背于后,小包反背于前,方便且有效照顾小包 ) 。背包一般男士 65 升以上,女士 45 升以上,附带一个 15 升的小包,或是腰包,便于存放一些小东西。另外,夏季雨水濒繁,建议再为背包配上防雨罩。

睡袋:如果是夏季到西部旅游,又不打算去一些边远地区,那普通的棉睡袋 (80 - 100 元 ) 够了,主要是起到防脏的作用,不怕脏的话,睡袋都可以不要。如果是冬天出游,即使是在西藏几个大城市,也要带上睡袋,拉萨的几个背包客旅馆,如八朗学、吉日、亚,普通的房间冬天都是没有暖气的,不用睡袋只用旅馆提供的棉被,半夜还有可能给冻醒。冬天去四川西部、滇西北、阿里、藏北草原、走青藏线,即使是没有露营,羽绒睡袋是必不可少的。冬季用的睡袋,不是露营的话,那 1000 克左右,舒适温标零下 10 度的鸭绒睡袋够用了,如果是野外露营,最好是能配有舒适温标零下 20 度,不容易透绒的睡袋。

帐篷:在西部,强调的是防风防雨性能,搭帐篷露营,晚上容易被风刮跑。切记不要贪便宜买普通的野营帐篷,并且尽量在出发前买好,不要到了拉萨再买。拉萨的户外用品,价格贵,并假货多。当然,要是您钱多得没地方花,只打算在房间里或是在市区附近郊游搭帐篷炫耀一番,那也可以。(防潮垫 1 个防潮)

羽绒服:很多朋友都觉得到西部旅游,羽绒服并非必不可少。应该视个人体质,季节不同,到什么地方而定。如果不是夏季,羽绒服 1 件,最好用带帽子的那种,颜色要鲜艳,但忌用红色;羽绒裤 1 件,忌用红色,如不到野外则在 6-8 月份用不上。高原地区地势高,气候较寒冷,昼夜温差大,天气变化明显,但日照时间长,冬季气候寒冷而干燥,备足防寒衣物(棉大衣、羽绒服、厚夹克、毛衣,戴围巾、手套等)

冲锋衣:夏季到西部旅游,带上一套冲锋衣,会方便很多。西部雨季,常常在下午或晚上下雨,有时几个小时都不停歇。外出前套上冲锋衣,能有效的保护您的物品不遭雨淋,还可以减少把您淋成落汤鸡的机会。

其他建议:

短内裤 2-3 件 棉质最好。

长内裤 1 件 棉质。

衬衫 2 件 长袖。

长裤 2 件 棉质最好。

圆领衫 1 件 较厚的、棉质。

棉袜 2 双 长统

旅游鞋 1 双 高帮 , 登山型

雨衣 1 件 颜色要鲜艳,但忌用红色;大小要能在背着包时全都可以遮住;最好用混纺布 的。

指南针 1 个 迷路了怎么办?

西部分县地图 1 张。

望远镜 1 个 在保证能看 3-5km 远情况下尽量小、轻。

防水手电筒 1 个 步行肯定用得上;电池用高能干电池。

水壶 1 个 最好使用 1 公斤以上容量的军用水壶。

不锈钢快餐盒、汤匙;

照相机 1 架 去西部没有不摄影的吧?最好带三角架。 备足胶卷。

小刀 1 把 防身、吃东西都用的上

尼龙绳 10 米 又细又结实的。

太阳帽 1 个 防紫外线

墨镜 1 个 防紫外线

防晒霜 1 个 防紫外线

针线包 1 个 防止各处破损

日用品:香皂:肥皂、洗发剂、护肤脂、刮胡刀、衣刷、指甲刀、牙具、毛巾、梳子、卫生纸、唇膏 ( 干燥地区如西藏、川西部、滇西北、吐鲁番、嘉峪关 ) ;备用塑料袋若干;垃圾袋。

二、旅游有哪些必备的物品?

先要有充足的钱,银行卡可能不管用了,最好的通讯器材,手机就行,地图,特别是交通地图,到一个城市先买份最新的市区图.鞋子,旅游鞋,要透气并且舒服.毛巾一条,水壶一个,虽然说有卖水的,包包不要太大,能够装一两件衣服就行,如果长途的话,就带两身换洗衣服.最好二个人或者三个人一起游,太多不好麻烦,一个人太单调.最好有照相机,数码的要带电源,并且内存要绝对大.三个人或两个人带的东西要都有用,不要带重复的,麻烦.累赘.然后,坐火车或汽车,必须要问好路线,并且票价是多少.少搭理那些不是买票或者游闲的人.

三、驴友选择背包小技巧有哪些?

编者按:背包是户外驴友的必备装备,背负者在登山行进间入股遇到剧烈活动路线如躜行於箭竹林的中级山活动路线、攀爬裸岩的溯溪活动、跳跃於裸岩堆的高山长程纵走活动,一个好的背包是可以使身体保持平衡,同时搭乘多种不同的交通工具过程中,也不易衍生许多困扰。   

早期背包的背负系统设计不当,常令登山者於攀登过程,肩膀酸疼或痉峦或手指麻痹酸疼,相反的今日背包设计,不仅舒适,即使背负三十公斤的重量宛如二十公斤的感觉,同时背包的材质也从帆布发展到尼隆布与铝合金骨架。依据不同的登山路线,登山者最好拥有两种不同型式的登山背包:

(一)大背包:多日宿营活动,此种背包的骨架(即肩膀到臀部)设计分内藏式与外架式。

(二)软式背包:单日往返的郊山与攀岩活动。骨架外架式背包早期的背包均为此型态,骨架的架构为H型,背负系统仅依赖厚实肩带,造成背负者登山行进间背包的骨架易摇晃,遇到剧烈活动路线如躜行於箭竹林的中级山活动路线、攀爬裸岩的溯溪活动、跳跃於裸岩堆的高山长程纵走活动,身体不易保持平衡,同时搭乘多种不同的交通工具於运输过程易衍生许多困扰,例如不适合乘坐拥挤的公车、搭乘计程车易被拒载或海外旅行搭乘飞机都会造成困扰。

目前外架式背包的背负系统分为1.肩带,2.胸带,3.腰带,结合背负者和背包并分散背负重量,虽然多数外架背包有许多小侧袋提供置放物品,但坚实外架式的背包骨架载重的重心通常高於肩与腰,如此它的负重中心点造成背负者为保持平衡而向前倾,同时外架式背包的坚硬骨架会降低行进间的旋转空间且重心点较高造成行进过程难保持平衡。外架式背包背法是先调整腰带,再调整肩带,肩带顶部的固定点须和肩膀同高,肩带的间距不可令脖子不舒服且肩带环扣须紧扣骨架,不可任意於滑动,腰带须对准臀骨(坐骨),腰带垫片须紧绕坐骨位置,腰带末端无须相交於前端,腰带须能上、下调整,尽量不要使骨架下方的横竿碰触后背。如果肩带架设过高会使重心移到身体前方,或是肩带架设太低,重心完全由肩带负荷,腰带不会分担任何力道,会造成行走期间,背包摇晃,肩带会有一个调整重心的装置连接於骨架,它必须低於背负者的肩膀高度,调整的方式是一个耳朵型,恰好再锁骨前方,此装制须绑紧将重量转移到肩膀,否则易将重心移到腰部。

该答案来自极限户外网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