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溪名字的由来

景区介绍 作者:欧彩旅游网05-04 13:54

一、黄龙溪名字的由来

黄龙溪至今建镇已1700多年,历史底蕴深厚,古名“赤水”,据《仁寿县志》载:“赤水与锦汇流,溪水褐,江水清”,古人谓之:“黄龙渡清江,真龙内中藏”,《隶读》著录《黄龙甘露碑》记云:“黄龙见武阳事,筑一鼎,象龙形、沉水中......故名曰:“黄龙溪”。建安24年(公元216年),汉时武阳兼新津彭山之地,东县(华县)东南接壤,仁寿也像龙牙,黄龙所春之地,著属武阳,公属治境,故溪以是名矣,故名曰“黄龙溪”。

二、黄龙溪为什么出名

黄龙溪镇是十大水乡古镇之一,有着1700余年的历史,位于成都平原南部,是成都市双流区辖下的一个古镇,历来就是重要的军事重镇,距成都市区40公里,位于双流区东南部边缘,距双流区35公里,距华阳28公里,还位于成都乐山黄金旅游线上,南距乐山90km。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城镇,是成都市郊区新的旅游热点,是以旅游业为主,商贸服务业为辅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镇。始终坚持以旅游为龙头,农业为基础,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黄龙溪正在成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交通 便捷,设施配套,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环境优美,是有浓郁特色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镇,同样也是全国重点镇。

相关民俗:

黄龙溪的种茶历史悠久,黄龙溪历史上即为茶叶之乡和茶马古道,

南方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茶文化底蕴深厚。“武阳买茶”之说说明了黄龙溪是川西最早的茶叶市场之一。黄辣丁等鱼也是主要的特产,“芙蓉豆花”,“焦皮肘子”等是黄龙溪美食特产。

黄龙溪不但有丰富的古文化、水文化、佛教文化、茶文化、生态农耕文化,还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影视文化和饮食文化。

黄龙溪真乃“广都樊乡”的人间仙境!黄龙溪以它亘古的情怀和悠远的历史吸引着天下游人的到来!

景点:

1、古街坊:

1700多年的历史变迁,古镇至今保留完整,现有明清时代街坊七条,街面全由石板铺成,两旁廊柱排列有序,街面平均宽度3.44米。

2、古寺庙:

古镇内有三座完好寺庙,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都位于黄龙溪正街形成一街三寺庙,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景观,镇外还有2座大寺庙,建筑宏伟,吸引众多游人。

3、古建民居:

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主街道由石板铺就,两旁是飞檐翘角杆栏式吊脚楼。现有明清民居76套,一楼一底,傍水而筑,临江“吊脚楼”体现了古蜀民居“干栏”文化特色。

4、古树:

镇内现有树龄800年以上的古榕树6株,盘根错节的树根和浓荫蔽日的树盖,增添了古镇的浓郁的古貌古趣,古镇在鹿溪河畔镇龙沟内还有一株外形酷似一条龙的千年古树乌臼树,外观非常奇特,还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5、古崖墓:

场镇周围多次发掘汉代岩墓,其中有石棺、陶俑、铜玺等大批文物,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

6、古佛洞:

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依山傍水,隔河遥望,颇为壮观。

7、古佛堰:

金华庵下府河上拦河筑堰引水灌溉的水利工程设施,黄龙溪万亩良田至今由此灌溉,恰似一座小型都江堰。

8、古战场:

历史上常为兵家必争之地,至今还有蜀王、诸葛亮、张献忠、杨展在此大战的传说。

9、古风民俗:

至今黄龙溪镇还保留许多民风民俗,如打更、放生会、龙舟会、烧火龙、观音会、川剧座唱等习俗。

10、三县衙门:

历史上黄龙溪属金三角地带,民事、经济纠纷、匪患困扰三县(华阳、彭山、仁寿),遂设三县衙门(今联合办事机构)共管民事、水政及匪患。

11、陈家水碾:

陈家水碾起于清朝嘉庆年,以一溪之水碾一村谷物,担谷物用时少顷。闸起而作,闸谢而落,水流稀薄而力不可估也。从鹿溪河口沿锦江上游二公里是陈家小岛,小岛现存川西唯一一座不冲古磨水碾-“陈家水碾”, 碾桥之畔有筒车8辆,灌田800余亩。陈家水碾是上起成都、下至乐山最有名的水碾,其兴旺史截至于20世纪70年代。现今,陈家水碾已经形成一个水碾岛,是“黄龙五岛”之一,当车行近水碾岛时,远闻吱吱哑哑的古碾声起了人们几多农耕文化的甜蜜回忆;岛上遮天蔽日的处林,柔和了炎炎烈日,使人忘记了城市的喧嚣。

12、鹿溪晓月:

夜晚的黄龙溪,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这样的安静远离了大都市,远离了平日里的那些纷纷扰扰,于是整个心就在黄龙溪安静了下来。月亮在古镇的上方升起,勾勒出整个古镇的轮廓。俯瞰夜晚的古镇,恍如隔世。

三、黄龙溪古镇名字由来

古镇黄龙溪

景区名称: 古镇黄龙溪

景区地点: 四川省

景区介绍

景区文字

古镇黄龙溪

出成都东门沿成仁公路(成都—仁寿)向东南方向行进约40千米处,便是近几年被影视界人士和旅游者看好的新辟旅游景点——黄龙溪。黄龙溪东临府河(锦江)、北靠牧马山,是成都通往乐山的水路要冲,也是成都历史上最南边的江防据点、屯兵要地。据载,诸葛亮南征时,曾在这里驻有重兵。明末农民军首领张献忠也在此与官军苦战过。当年镇上曾有7座庙宇和仁(寿)、彭(山)、华(阳)总府衙门。码头上舟楫如林,商旅云集,一派繁荣景象。

黄龙溪古镇之所以引起影视界人士关注,是因为这里清代风格的街肆建筑仍然保存完好。青石板铺就的街面,木柱青瓦的楼阁房舍,镂刻精美的栏杆窗棂,无不给人以古朴宁静的感受。镇内还有6棵树龄在300年以上的黄桷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给古镇更增添了许多灵气。镇内现还保存有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古庙,每年农历六月初九和九月初九的庙会,还能再现昔日古镇的喧闹场面。

古镇黄龙溪之所以为游人所青睐,是因为这里不仅山清水秀,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嘈杂;更因这里弯弯曲曲的石径古道、河边飞檐翘角的木质吊脚楼,街道上的茶楼店铺,古庙内的缭绕青烟等,展现出一幅四川乡镇的民俗风情图,给人一种古朴而又新奇的感受。